电子资源
资源名称:皮影数字博物馆
访问链接:
数据库介绍

        皮影,俗称“皮影灯”、“皮影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用驴皮或牛皮手工雕制的造型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由说、唱和音乐相结合、由艺人操作的表演艺术。这种通过光影展现的“三位一体”艺术,充满独特魅力,被誉为“电影的鼻祖”、“最早的卡通动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3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接受著名收藏家赵树同教授捐赠的47000多件皮影及其相关文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博物馆,该馆是国内首家颇具规模的皮影艺术博物馆。馆藏的45000余件皮影包括从明清到现代的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唐山、北京、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全国各地皮影,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刻工精美、造型奇特。此外,还藏有1368件皮影手抄剧本、400余件皮影包和1套表演乐器。2015年皮影艺术博物馆并入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皮影的展出突破了以往位于一条水平线上的形式,全部以场景的形式展现,在其中增加了构图的成分,给皮影这一民间艺术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除了静态的皮影展示外,还有动态的现场皮影表演,演出剧目有《龟与鹤》、《聪明的小乌龟》、《西游记》、《迪斯科》等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在现代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古老的皮影艺术式微了:尘封箱底的老皮影正加速腐烂,口传心授的皮影艺人亦逐渐老去,皮影表演后继乏人……抢救和保护皮影这一古老的国粹已刻不容缓!

          2007年,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皮影数字博物馆”项目得以在“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二期)”中立项;2017年,“中国皮影网络传播平台建设”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本项目以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馆藏皮影为依托,通过图文、影音和动画等形式展现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皮影领域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采集、管理并实现永久保存。力求将学术与科普、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一个内容完备、资料详实、界面友好、检索方便的专题性科普网站,并使之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通过后续建设,逐步发展为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源型网站。籍以为传统戏曲的再生与发展开拓出一条宽广的道路,并经由对民间传统的再认识,探索出传统文化的生机及其对当前整体文化的发展与影响,进而丰富民族历史、乡土情怀的民间传统文化,增强公众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82159198

新生入馆考试
返回顶部

常用链接